web3-程序员的乌托邦
/ / 点击 / 阅读耗时 4 分钟凌晨2点钟, 我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, 平时这个点早就进入深度睡眠了,迫不得已打开手机 喜马拉雅听绝密档案,越听越精神,又换成百家讲坛依旧没有一丝困意。
上次失眠还是十年前,因为感情没有着落,又临近春节回家免不了父母的一顿唠叨。而现在35+奔40的年纪,叠加所从事的号称吃青春饭的IT行业,我突然意识到:一直引以为傲掌握的技术,不上不下职位正在变成困住我的楚门世界。
困兽之斗
记得初入行还是java工程师,用的还是jsp,SSH三大框架。写了3年java后,果断转型做了前端工程师,那时候移动互联网正处于红利期,前端从业人员还比较少,所以薪资也跟着水涨船高,那会儿的我根本就没有想过有一天会面临失业。
从去年开始公司开始大幅度的裁员,我负责的部门也在不断减员。偶尔跟出去的前同事聊天,也或多或少感觉到这个行业的冰冷,以及对自身未来的担忧…
web3 = 破局?
其实去年就开始关注web3的机会,开始陆续报一些课程跟着学习实践,后来因为工作上和个人的原因中断了。
今年上半年公司又进行了一次大的组织调整,让我感到提前布局的重要性,需要提前思考下一步规划了。
这个时候web3又一次在我眼前跳动 — 他们不是代码,而是通往新世界的传票。
年龄的逆向优势,在web3行业不那么看重年龄,也就是没有所谓的35岁危机。
远程办公,对于常年995的我来说,能很好的兼顾工作和家庭生活。
语言关:英语
还有一点英语很重要,毕竟只会中文的话选择的机会就会受限,但是华人企业普遍会介意年龄。但是欧美企业就不存在年龄歧视,所以学好英语还是蛮重要的,能大大拓宽自己的选择面。
全文完。